成华区在“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建设基础上,大力探索“智慧成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推进中存在的领导体制和“双线融合”机制、“信息孤岛”以及街道治理功能单一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为此,成华区委编办赴上海、苏州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三点措施。
(一)优化智慧治理机构职能体系。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成立成华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确保工作推动有力。二是健全整体联动的组织机构。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贯通、数据共享、响应联动的智慧治理体系,建强区智慧治理中心“城市大脑”,建优街道智慧治理分中心“城市中脑”,建实智慧社区“城市小脑”,实现“上下贯通、协同运转”。三是优化分工协作的职责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按照统筹兼顾、分级负责、协作配合的原则,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双线融合”为有效路径,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职责体系。
(二)推进多网融合完善智慧治理功能。一是聚焦数据沉淀,全面提升“城市大脑”综合分析能力。推动城市治理“多脑协同”,完善集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和应急智慧于一体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加强共建共享,破除信息孤岛,通过数据的采集、共享交换和比对来驱动基层治理。二是聚焦研判预警,构建街道智慧治理平台提升“街道中脑”响应处置能力。实现区、街两级智慧城市治理中心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成果向街道延伸,推动街道党建、政务、网格、应急等信息平台整合集成;选取一个具有老城区典型特质的街道进行试点,在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方面先行先试,努力实现趋势智能预判、态势全面感知、隐患及时排除、问题实时处置。三是聚焦双线融合,扎实提升“社区小脑”共建共治能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做实一中心(智慧社区综治中心)、构建三平台(e家、e安、e服);推进双线功能集成,整合社区网格、雪亮工程、多元化解、警务融合、诉源治理、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功能,与社区党群中心、邻里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有机融合,实现服务与治理一体化;推进系统功能拓展,围绕“一社区一品牌”,拓展X项特色应用服务功能,实现系统集成可视,构建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应急智慧的智慧社区运行体系。
(三)强化条块集成提升智慧治理能级。一是建立条块融合的统一指挥体系。构建以区智慧治理中心为核心,以公安、城管、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平台为支撑的指挥调度体系。强化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应急处突、网格管理、问题研判、纠纷调处多领域应用融合,建立完善日常、节假日、应急平战结合机制,实现对不同类别事件进行高效快速处置。二是健全吹哨报到的绩效考评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网格收集、社区呼叫、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区级统筹”的线上、线下管理机制。落实“红牌”“黄牌”工作落实预警机制,推动街道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牵扯多个行政部门的综合性难题得到解决。三是整合社区网格的多元资源力量。实行多网格合一,整合条块网格,实施网格员专业化社会化改革。推行一体化运行,建立覆盖民警、网格员、综合队员、楼栋长、自治组织等多元力量的群防群控体系。实行智能化管理,迭代升级网格员终端APP功能,加强对网格事件的智慧监管、指导、支援,实现各类网格业务的高效化和简洁化。(成华区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彭州市丹景山镇“四个一” 扎实推进全省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下一篇】: 崇州市突出“四个导向”提升基层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