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以镇街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紧紧围绕产业功能区建设和“西控”战略定位,按照“做强党建、做实治理、做优服务”的思路,积极构建权责对等、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镇街体制机制。
(一)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堡垒。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镇街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保证。一是加强镇街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工)委书记,综合设置党群办公室,进一步强化镇街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健全镇街党(工)委工作规则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党建同心圆”工作模式,强化镇街党(工)委对辖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突出政治功能;三是赋予镇街党(工)委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议权、规划参与权、对派驻机构干部管理考核权和负责人任免征得同意权,不断强化镇街党(工)委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二)聚焦核心职能,强化体系重构。坚持把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镇街职能体系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根据镇街机构设置要求,按照“6+X”模式设置内设机构,整合设置事业单位,规范设置派驻机构,调整优化公共服务机构布局;二是聚焦新时期镇街核心职能,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责,强化基层党建、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结合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形成功能区主责产业发展,镇街负责辖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的职能体系。
(三)聚焦精细管理,强化基层治理。坚持把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作为镇街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一是承担成都市基层治理智慧化试点工作,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智慧治理一中心、指挥调度一平台”,实现“日常事项统一分办、行政执法统一协调、应急管理统一指挥、履职效能统一督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扎实推进派驻机构管理,先后出台《关于调整设置派驻镇(街)机构的通知》和《关于完善落实镇(街)派驻机构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整合镇街资源、增强集聚功能、充实基层治理力量;三是继续探索“居站分离”改革,在被撤并乡镇设立社区工作站,作为镇街派出机构,承担下沉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强化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社区)回归自治本能。
(四)聚焦协同高效,强化机制保障。坚持把健全完善基层工作机制作为镇街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一是以“责任甩锅”专项督查为切入点,深入推进镇街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编制工作,防止“属地管理”责任滥用;二是构建“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逆向考核机制,扩大镇街在考核工作中的参与权、评价权,改变“部门考核镇街一本书、镇街考核部门一张纸”的不对等局面;三是建立“依法准入”事权下放制度,并按照“权责一致、费随事转”原则,完善财政保障措施。(崇州市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金堂县委编办“三个聚焦”推进镇街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篇】: 蒲江县“四道加法” 推动镇(街道)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