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金堂县委编办以点上切准、线上划清、面上贯通为抓手,扎实开展镇街职责体系研究,助推镇街职能管理精细化。
(一)切准基层治理“痛难点”。紧密围绕推进镇街明责赋权增能减负,着眼基层治理的痛难点,确定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10大调研课题,明确课题调研主攻方向、调研思路、时间节点,分批次开展“走村社、走镇街、走部门”大调研活动,切实了解基层工作现状,掌握基层工作需求,为调准调优镇街职能配置夯实基础。
(二)划清县乡权责“边界线”。全面梳理法律法规、“三定”规定等职责源头,充分吸纳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研究成果,进一步理清镇街与县级部门、产业功能区权责边界,完善事权下放、职责任务等清单建设,引导镇街抓牢基层党建、社区发展、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主责主业,防止县级部门责任转嫁、镇街基本职能错位。
(三)扩大职责体系“覆盖面”。从“拆分职责任务”、“具化工作事项”、“明晰职责边界”三大板块创新搭建镇街职责体系研究架构,横向细化镇街常态化和非常态化工作事项,纵向突出县乡联动工作流程及具体责任分工,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街职责动态体系库,始终保持库存职责与镇街工作任务同频共振,切实为镇街职责调整提供有力保障。(金堂县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蒲江县“四道加法” 推动镇(街道)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篇】: 新都区“三项举措”规范镇街属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