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围绕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这一重大课题,坚持改革思维、系统观念和结果导向,以“1+3+N”政策体系筑牢镇街发展硬支撑,着力解决困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切实做强街镇功能,激发基层活力。
一是出台1套方案,筑牢制度保障。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对镇街进行5次机制体制调研,准确掌握制约镇街高效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制定《成都市双流区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工作实施方案》, 围绕深化镇街放权赋能、提升镇街治理效能、服务水平和编制使用整体效益 4 大方面,确定双流区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 12 项 25 条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建立3张清单,筑牢责任链条。先后进行4轮大规模征求意见、召开10余次座谈会,多次与市级主管部门、区级相关部门、镇(街道)沟通衔接,梳理形成《成都市双流区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7大板块272项,《成都市双流区镇(街道)公共服务事项清单》11大类155项,《成都市双流区镇(街道)属地管理重点领域责任分工清单》10个领域102项,系统描画了镇街依法履职“说明书”、便民服务“流程图”、属地责任“分界线”。
三是赋予N项权力,筑牢权责堡垒。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征求意见的方式,梳理出镇(街道)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权力事项,形成《成都市双流区下放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首批下放镇30项、街道17项权力。制定出台《成都市双流区部门职责事项下放若干措施》,形成前期论证、审批程序、组织实施、运行监督等职责事项下放全链条体系,推进赋权明责、权责统一,切实解决了基层“责大权小”的难题,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整体水平。(双流区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邛崃市“三步走”推动规范下放基层事权事项专项整治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下一篇】: 金堂县委编办“三聚焦”为基层明责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