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郫都编办三项措施纵深推进镇街改革“后半篇”文章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8-27   查看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部署要求,持续为基层赋权扩能,着力增强基层治理的统筹协调能力,郫都区委编办按照“明责、赋能、减负”的思路,统筹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镇街改革“后半篇”文章。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明晰职能职责。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整合优化各镇街的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对其实行综合设置,采取“6+3+2”基本构架模式。针对过去镇街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权小责大、权责不匹配、职责不够清晰明确、干部管理活力不足等问题,明确了6个全市统一内设机构、3个特色内设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理顺“一对多”、“多对一”的职能关系,镇街一个工作机构可对应多个区级部门,多个工作机构也可对应一个区级部门,鼓励镇街班子成员兼任内设机构负责人、与产业功能区交叉任(兼)职,在工作上便于协调,统筹推进。

二是推动权力下放,提升基层话语权。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根据镇街的实际承接能力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群众有需求且能有效承接的30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到镇街。同时给予两个月交接过渡期,过渡期内仍由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具体工作,建立完善与镇街的工作沟通协作机制和相关制度措施,确保镇街具备承接能力。过渡期满后,由区级相关部门与镇街签订书面交接书,进一步促进发展、调动基层积极性,提高效率,保障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全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三是理清属地责任,夯实基层减负。编制并公布共计110项镇街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涉及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区镇两级履职、监管和问责责任界定的重要依据,及时解决部门与镇(街道)工作运行不畅、具体事务推诿扯皮等问题。同时,以规范“属地管理”事项清单为基础,进一步细化清单事项,厘清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形成镇街工作合力,切实减轻镇街的工作压力和负担。(郫都区委编办  供稿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