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金牛区积极探索推进街道职能转变改革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04-09   查看次数:

为加快推进街道职能转变,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成都市金牛区在黄忠街道启动了以调整街道内设机构、优化科室职能配置、推进公共服务下延为重点的街道职能转变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探寻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推进街道职能转变,明确服务经济职能。按照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的要求,将街道对经济工作的管理职能转变为协助搞好经济工作的服务职能:一是协助区级有关部门做好辖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策划和局部规划;二是协助企业办理证照、年审执照和优化周边环境等协调服务;三是协助区级有关部门做好投资服务工作;四是协助区国土局、房管局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和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五是受地税局委托收取个体工商税;六是受区统计局委托做好规模企业的经济统计报表工作,承担经济普查工作。
    (二)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辖区社会管理。为破解现行体制下区级部门与街道在辖区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任务交叉、权限界定不明的难题,黄忠街道围绕加强辖区综合管理统筹、提升专业管理能力,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积极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对辖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主动参与涉及辖区发展的相关讨论和研究;二是参与对辖区土地、建筑及产权的统计把握,对人口的普查及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及对公共资源的统筹规划;三是建立对辖区单位、物管公司、业委会、各种文体协会、生活服务机构的登记清理和联席会议制;四是加强秩序管理,通过大调解工作逐一解决信访问题,加强应急处突机制建设;五是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调整优化城管机制,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
    (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服务居民质量。针对辖区现有公共服务项目单一、效率不高,一站多居、站居分设所造成的群众办事难的现状,黄忠街道着力优化现有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一是合理规划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置,重新调整3个社区边界划分,实现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加公共服务内容,实行一站(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站)一居(社区居委会)、站居同址,实现行政事务与自治事务相对分离,重大事项联合工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由以前的46项增加到了目前的72项。二是重新界定站居工作职责,将社区公共服务站作为基层社会保障机构以及街道延伸到社区的服务平台,提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社会需求调查服务等政务类综合服务工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所挂的“劳动保障与人才开发所”更名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定位于自治机制建设、社会宣传发动和矛盾纠纷调解。
    (四)创新社区社会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民主自治。为进一步厘清街道与社区的责权关系,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将原社区事实上承担的行政职能收回街道或改由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站承担,并明确社区的职责范围:一是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自治指导中心”,主要负责社区党的组织建设、政策宣传、自治组织和治理机制的指导、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二是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架构,充分发动居民、党员、辖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建设;三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社区专员分片联系群众、委员代表定期接访群众等制度,开展社区居民服务需求调查;四是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成立社工服务协会,重点培育发展文体、特殊群体、行业类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互助性、低尝性社区服务。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