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彭州市落实措施,加快推进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辐射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新政务大厅建设,严格落实省《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合理布局分区,拟划定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企业登记并联审批、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农业发展、税务事项、房屋国土产权交易、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便民服务十个功能服务区。新政务中心力争10月底前投入运行,实现办理事项入驻网上政务大厅100%,现场办结率100%,公众评价率不低于90%,群众满意度100%的目标。
二、切实抓好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彭政中心〔2011〕8号文)要求,切实加快14个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龙门山、红岩、隆丰、丹景山、升平等镇在9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天彭、葛仙山、通济3镇力争在9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通过促进各涉农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大胆放权,委托各镇受理或办理,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对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审批项目名称、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申报资料等内容进行规范,推广使用统一的成都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善软件审批、服务、综合管理和数据交换功能。
三、扎实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按照《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彭政中心〔2011〕9号文)要求,并结合统筹城乡示范线和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在彭白路沿线条件成熟的新兴镇寿阳泉阳平社区、磁峰镇鹿鸣荷畔、龙门山镇宝山村、通济镇黄村、小鱼洞镇大楠村、濛阳镇三湾社区和柏桥社区、敖平镇平安村实行了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上一篇】: 都江堰市紫坪铺镇实行“三项制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下一篇】: 高新区政务服务呼叫中心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