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是城市现代治理的根基所在,成都市始终把乡镇(街道)改革放在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中去思考,坚持同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产业功能区建设、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等重大部署统筹考虑。为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成都市制定出台《创新镇街现代治理体制机制行动计划》,从五方面实施镇街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夯实城市现代治理基层基础。
一是完善职责体系。以职能转变为牵引,剥离镇街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能,强化镇街党建、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厘清镇街、职能部门、产业功能区事权关系,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职责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职责分工,推动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协同高效”职责体系。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以任务导向重建机构,镇街党政办事机构全面推行“6+X”设置模式,整合基层窗口类、平台类、活动类等事业机构职能,统一设置镇街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农业、林业、水务等片区站所机构职能,统一设置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优化派驻机构管理体制,推动形成适应镇街职能转型需要的事权清晰、责任明确、专业高效的组织架构。
三是理顺“镇区合一”机制。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为目标,健全产业功能区、职能部门、镇街分工协作机制,探索镇街委托产业功能区管理,推行镇街与产业功能区交叉任职,推动形成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城市街道新型城乡组织形态。
四是统筹编制资源配置。以任务导向配置资源,细化编制资源配备标准,重新核定人员编制规模,规范领导职数及职务名称,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统筹各类人力资源调度,推动形成适应基层现代治理需要的编制资源向一线倾斜和各类人才有序流动的动态调配机制。
五是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定镇街党委(党工委)工作规则,健全镇街对辖区社会治理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事权财权匹配体系,推动形成适应镇街现代治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区县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