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市委编办“三个坚持”抓好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优化调整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9-09   查看次数:

按照市委部署特别是锐平书记近期系列指示要求,市委编办抓紧对全市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指导区(市)县做好优化调整工作。截止9月4日,共优化调整51个,66个产业功能区均已明确机构性质、规格、员额控制数、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

一、坚持聚焦产业功能区设机构。严格落实市委关于国家级和省级园区的牌子保留,市级各类园区不再对外挂牌运行发文的规定,对原有的105个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管理机构进行清理,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机构编制资源,采取更名、新组建、合署办公等方式设立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22个省级开发区及国家部委授牌命名的景区、园区均采取挂牌方式设立或保留,撤销其他各类园区管理机构12个。通过优化调整,坚定以新理念抓产业功能区的导向更加鲜明,各类机构协同配合的机制更加顺畅,机构编制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二、坚持实体化运行员额制管理。将事业单位、临时机构、挂牌机构统一设置为实体机构,既确保了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干事,又为向产业功能区放权赋能提供了承接载体。目前,全市共有党委政府派出机构57个、事业单位2个,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的8个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实行“委局合一”模式,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管理机构(专业公司)正由市金融监管局按要求进行调整优化论证。同时,所有派出机构和事业单位均实行员额制管理,既有力保障了产业功能区建设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又打破了身份、职级、任职年限等传统管理体制对干部人才的制约,利于产业功能区实现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三、坚持统一机构设置政策标准。为防止区(市)县盲目攀比,制定了产业功能区机构编制事项审核标准并加强业务培训,成都市副局级(副县级)员额控制数原则上为50名、领导职数5名、内设机构7个,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同级员额控制数原则上为30名、领导职数3名、内设机构5个,挂其他机构牌子或者合署办公的可增加一名领导职数或一个内设机构,内设机构按照大部制设置且综合机构不超过20%。此轮优化调整,共核定员额控制数2159名、领导职数246名,内设机构由302个调增至373个。

下一步,市委编办将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实施产业功能区运营效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强职能运行评估和机构编制事项动态调整,用好用活中央和省上有关政策,争取更多机构升格为成都市副局级以上。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区(市)县制定好产业功能区赋权清单和职责任务清单,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同机制,抓好法定机构试点和农业类产业功能区统筹经济社会事务改革试点,促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机制产生“化学反应”。(体改处 供稿)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