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是邛崃市重塑经济地理和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是以职责法定化、组织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商环境更优化为改革方向,推动天新产业功能区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重大变革,将“政府做不好、社会做不了”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交由法定机构承担,创新专业化运营、实施专业化管理、建强专业化团队、加强专业化协作,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一)以职责法定化为基,聚焦主责主业明确职能定位。一是成立法定机构。先行先试,作为成都市首批获批的法定机构之一,邛崃市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发展服务局(简称“发展服务局”)于2020年12月19日率先挂牌成立。二是明确法定职责。依法赋予发展服务局功能区内党的建设、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等法定化职责,发展服务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社区发展治理等社会事务剥离出来,交由邛崃市有关部门和街道负责。发展服务局聚焦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等主责主业,全力推动天新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二)以组织企业化为重,培育市场主体创新运营管理。一是优化管理运营。将产业功能区内的土地、资金、特许经营权集中赋权,设立片区综合运营公司,构建“发展服务局+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发展服务局局长兼任片区综合运营公司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实现“局司一体”的企业化组织模式。二是多元经费投入。发展服务局经费来源采取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自筹资金等多种形式,发展初期以财政资助为主。运行一段时间后,逐步降低财政投入比例,通过开展土地开发、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运营等业务,增强发展服务局造血功能,最终建立经费保障自求平衡机制。三是畅通人才晋升。打破任职年限限制,采用企业化聘任机制,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岗级能升能降。
(三)以运作市场化为向,坚持人岗相适激活用人机制。一是科学设岗。按照“以事设岗、以岗赋能”的原则,建立灵活高效用人机制,发展服务局在核定员额总量和岗位层级限额内,采取“综合岗+专业岗”的方式,扁平高效自主设岗和确定具体事权。二是全员聘用。按照“以能聘人”的原则,紧扣主导产业和产业重点,面向社会全员聘用,采用“面试—试岗—体检—考察—聘用”的模式集聚高素质人才。三是按绩拿酬。按照“以效定奖”的原则,构建“固定+浮动”的薪酬模式,以上一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均薪酬的2倍核定薪酬总额,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当年可分配薪酬总额上限,打破传统科层制分配模式,薪酬分配“不设上限、不定下限”,并实施任期薪酬保证金制度。
(四)以营商环境更优化为谋,改革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一是审批服务前移。为推进天新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成立邛崃市政务服务中心羊安分中心,下放工程规划许可等55项审批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报建、市场准入登记、社会事务等领域“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二是压缩办理时间。推行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全流程办事要件从198项减至100项,立项至竣工阶段审批事项精简至32项,精简率16%。全流程审批时限由改革前最少239个工作日压减至70个工作日内,压缩率70%。三是开通绿色通道。向符合要求且具有合格施工图的项目分别制发用地、规划和施工意见函,推行“以函代证”简易审批,有效助推项目快速开工建设。(邛崃市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蒲江县“四强化四确保”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下一篇】: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法定机构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