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市蒲江县国地税认真按照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围绕方便于民、服务经济,以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为契机,积极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基层微创新,构建思维互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的税收工作机制,不断更新升级国地税“合作蓝本”,打造了“国地税合作蒲江模式”,达到了1+1>2的良好效果。
一、提速增效,优化税务服务。一是联合大厅办税服务。整合国地税硬件和人力资源,探索全新合作模式,推动联合办税由“互派共驻”向“共同建设”转变。特别是以国地税共同入驻县新政务中心为契机,打破国地税分设办税厅服务格局,联合共建“蒲江县办税服务厅”,打造纳税服务旗舰店。通过共同梳理并制定统一涉税业务流程,实现窗口共设,提供税务登记“一窗联办”、国地税申报“一窗通办”、国地税代开发票“一窗办结”等便捷服务,实现纳税人“走进一道门,来到一个窗,办完两家税”,着力“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联合开展宣传培训。国地税联办纳税人学堂,共建师资队伍,共享培训资源,互通教学计划,提高税收宣传质效;对纳服规范和营改增纳税所办事项,联合实施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制度,帮助纳税人理解和使用。同时整合并盘活双方税收宣传平台和纳税服务资源,在网站开设“营改增”等专栏,利用办税服务厅、税企QQ群、微信、宣传手册、上门辅导、联合走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将营改增、小微企业优惠等税收相关政策告知纳税人,统一税收宣传口径,多渠道做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宣传。截至6月,已联办纳税人学堂4期,共计培训800余人次。三是联合推进“税银互动”。国地两税联合蒲江县金融办与金融机构签订税银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税、银、企三方合作平台,联合推出信用融资产品“税易贷”,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银行和企业多方共赢。根据信用评价结果,蒲江县国地税已联合完成3户纳税人贷款需求推送工作,已有1户小微企业获贷150万元。
二、协同配合,实施联合管户。一是开展联合登记管理。充分利用工商部门税源查探平台数据,对税务登记信息实行“一次提取、一次补录、内部交换”。通过对“三证合一”纳税人进行联合登记、变更及注销和互设窗口代征相关税费等做法,既让纳税人少跑腿,又降低了税务机关征收成本。截至6月,蒲江县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261户,变更登记129条,注销登记10户。二是开展协同管理评价。建立国地税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维一体”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协同开展信息管户;强化非正常户管理,及时沟通交换非正常户变动信息,强化协同作业,联合跟踪管理,实现非正常户的差别化管理。根据纳税人的纳税金额、税负情况、财务核算规范程度等指标,联合开展纳税评价,增强A类企业公信力。今年以来,国地税双方已交换非正常户信息4296条;共同评价A类企业5户、D类企业11户。三是深度共享涉税信息。国地税共享双方内部涉税信息,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第三方部门横向联系开展税源清查、税款清缴等工作,有效降低了涉税风险,截止目前,双方已共享信息8100条。四是健全合作共管机制。加强对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共建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议,对涉及国地税合作事项进行逐一讨论研究,促进合作常态化;通过国地税定期例会、联合培训辅导会等形式,及时通报情况、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开展干部互派与挂职交流,推动双方合作管理向深度与广度延展。截至6月,蒲江县国地税共召开联席会议3次、座谈会议4次,分别按照分工职责开展了营改增等对口工作的衔接与落实,开展了两轮干部互派,为深化国地税合作提供了有效组织保障。
三、整合执法,实施依法治税。一是统一执法基准。坚持前端放权、后端控险,国地税共同制定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操作指引,推动执法适度整合,对现有自由裁量权做到有形约束,统一执法尺度和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在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坚决维护国家税收的合法利益。二是开展联合稽查。建立稽查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合稽查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稽查执法资源,推行“联席商讨、随机选案、统一执法、结果共享”的全新稽查模式,实施“阳光稽查”,共同实施风险应对,实现阳光领导、阳光选案、阳光执法、阳光监督。6月已实现首次联合协作,对蒲江县内某纺织企业联合实施了税务稽查,增强了税收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了依法治税水平。(审改处 蒲江县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郫县开展大市场监管体制成效评估
【下一篇】: 新都区启动建设“网上中介超市”简化优化政务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