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着眼优化产业功能区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印发实施《大邑县产业功能区建设“吹哨报到”工作办法》,积极推行“代办”+“吹哨报到”服务组合拳,有效提升产业功能区统筹协调能力和部门服务产业功能区质效。
一、扩权赋能,提升产业功能区统筹协调能力。一是赋予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在要素保障、人才支持、金融服务、政策扶持、审批执法等5个方面对职能部门的“吹哨”职责,强化产业功能区领导作用,提升产业功能区对辖区内综合性事项的统筹协调权。二是赋予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对职能部门逆向考核权,将部门“吹哨报到”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倒逼职能部门提升靠前服务水平,形成高效合力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
二、多点发力,增强产业功能区服务质效。一是建立产业功能区与职能部门“应哨人”长期联系制度,由各职能部门分别明确分管领导和“服务专员”承接产业功能区“吹哨”交办任务,并由产业功能区定期对“服务专员”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哨响人到”。二是推动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实行“代办”制。对于重大项目,专门组建项目服务专班,做好全程引导、代办、联审等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项目“一次跑、网上跑”,加快项目落地开工。三是将县行政审批局等5个部门共140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产业功能区,通过“直办”“代办”“网上办”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服务,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
三、协同履职,健全“吹哨”“应哨”响应机制。一是畅通“吹哨协作函”流转通道,由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对“吹哨”范围内的事项及时书面发出“吹哨协作函”,职能部门立即建立台账、积极响应、按时办结,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止目前,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已通过向部门发送“吹哨协作函”及时解决项目区域弱电迁改等事项20余件。二是完善产业功能区例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产业功能区项目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大邑县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崇州市聚焦“三化”改革取向 不断深入推动功能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下一篇】: 青白江区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助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