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都市农业功能区管委会与功能区五镇统筹联动,坚持以“共谋”达成“共识”,以“共识”推进“共建”,以“共建”促进“共管”,以“共管”实现“共享”,推动规划、人员、要素、项目和考核“五大融合”,调整优化运转机制,理顺权责关系,凝聚改革合力,不断强化管委会对规划发展、服务队伍、资源要素、政务服务、工作力量的统筹,共同推动各项制度设计落地实施,最大限度激发改革的乘数效应。
(一)领导体制优势不断显现。理顺领导组织架构,建立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所属乡镇主要领导兼任功能区党工委委员,参加党工委重要会议工作机制,功能区管委会与5个乡镇项目工作人员共同组成31个项目专班,将管委会与乡镇部分人员进行整合,切实增强管委会统筹力量,破除博弈思维,从根本上解决区镇发展目标差异,形成发展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二)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创新构建“功能区综合党委+镇‘两新’+产业链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制度、项目资金申报备案制度、建设用地收储机制、逆向考核等工作机制,制定印发系列配套制度方案,不断健全运行机制配套保障体系,大大提升功能区与乡镇形成共管局面的实体化运营能力。
(三)政务服务效能逐步提升。在功能区管委会设立“帮办+代办”企业服务中心和项目代办员,组建管委会+乡镇的“一对一”项目专班,在要素保障部门增设功能区发展服务科,将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75项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功能区所在乡镇,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拓展服务渠道,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四)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由管委会统筹利用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各种发展资源,充分发挥功能区的平台、政策、品牌等辐射带动作用,破解二元结构,推动片区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崇州市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金堂县积极探索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专业公司”运营新机制
【下一篇】: 成都高新区“三项举措”完善产业功能区协同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