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 收藏添加

新都区四项措施打造规范基层事权事项下放专项整治“试点样板”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9-06   查看次数:

规范基层事权事项下放专项整治试点开展以来,新都区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望、闻、问、切等措施,高起点、高标准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为切实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终端见效,打造试点样板

一、字当头牵引,突出整体审察

(一)注重政治引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要求深刻准确把握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意义,切实把贯彻落实事权事项专项整治情况作为检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四个意识强不强、四个自信坚定不坚定、两个维护坚不坚决的政治标尺,引导全区上下自觉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注重学习领会。坚持边学习、边梳理、边整改、边总结的思路,通过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召开动员部署会、业务培训、典型案例研讨等方式,推动各级干部学深悟透专项整治方案精神,准确把握专项整治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等内容。采取科学制定各级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图表、操作指南等方式,确保区、镇(街道)、村(社区)步调一致,全面准确把握应放不放、放责不放权、不该放却放了三类重点整治问题和统计口径。

(三)注重触类旁通。深刻把握整治形式主义的实质内涵,按照减负工作不增加工作量的原则,注重触类旁通、协同推进,共建共享、联合发力,最大化减少重复工作和基层压力,力争实现一举多得。将事权事项专项整治与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实行镇(街道)三张清单制度、推进镇街扩权赋能、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为民办实事活动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谋划、同频共振,从而达到减负提能增效的目的。

二、字固本培元,突出联合诊治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为总召集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区长为副召集人,牵头部门、试点部门及三河街道、斑竹园街道、军屯镇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的联席会议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8次、部门协调会议10余次,切实发挥了区委统领、自上而下、纵横结合的联动机制作用。

(二)建立立体培训体系。采取系统培训+个性化指导、理论培训+跟踪指导、条块协同培训等方式,使基层试点村(社区)掌握整治范围、内容及梳理方式;试点镇(街道)结合实际统筹整个辖区,因地制宜建立事权事项两本台账;试点部门重点梳理制定本部门业务统计口径;三类事项具体牵头部门对搜集的问题台帐逐项研究,形成初步整改意见;区委编办联合区绩效评价中心把握整体工作推进节奏,形成压茬式推进。

(三)建立数据联审机制。采取两上两下方式,建立数据联审机制。两上即试点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完成本级下放、承接事项梳理总结台账后,上报区委编办汇总;区司法、行政审批、社治委等部门完成会商审查形成各层级下放、承接事权事项下放台账后,上报区委编办,形成清单。两下即编办对试点部门、镇(街道)、村(社区)报送的下放、承接事权事项台账,分类反馈给区司法、行政审批、社治委等部门审核。目前,共梳理出试点部门下放事权事项152项,承接事权事项570项;镇(街道)下放事权事项57项,承接事权事项152项,建议清理的公共服务事项8项、其它管理服务事项2项;试点村(社区)承接事权事项74项,建议清理其它管理服务事项37项。

三、字托底,突出辨证求因

(一)严把审核关口。建立镇(街道)初审、试点部门从业务角度审核、分类牵头部门审核分类和标准、区委编办审核是否符合全区当前实际、邀请专家审核是否符合法律程序等五级严格审核把关制度,确保清理的事权事项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准确严谨。同时,还将试点镇(街道)、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需求、人口区域面积、特色产业等多方面因素纳入审核参考指标,进一步提高审核把关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科学找准症结。采取牵头部门明确分类,试点部门查找依据,镇(街道)、村(社区)提出整改建议的闭环模式,滚动比对事权事项承接状况,依法依规、科学合理逐条查找问题症结。尤其是对存在分歧意见大、下放事权事项不成熟群众又有较大需求的疑难杂症开出大家说处方。建立大家说微信交流平台,把有代表性的事权事项问题上传到平台,方便大家商讨,切实发挥群众力量,科学找准分歧意见症结,最终形成各方均可接纳的妥善方案。这种方式既给基层提供了充分表达各种诉求的通道,也让业务部门了解了当前群众的业务需求和为基层服务中存在的短板。

(三)主动问计于民。区委编办组织区司法、行政审批、社治委等部门,由编办主任带队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10余次督导调研,认真倾听基层意见建议和人民群众需求,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最终落脚点。重点调研了解基层除法定行权事项外承接的行权事项,调研发现亟需整改的问题6个,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四、字尽理根治,突出综合施治

(一)强化科学治疗。针对排查梳理发现的问题分类不清晰、放责不放权、权责边界不清等,采取四色工作法,强化科学治疗。即按照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和涉及面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类别。蓝色代表通过部门和镇(街道)充分沟通协调或者提高培训等方式在部门内部可以及时解决的,立即办理。黄色代表需要通过召开多部门召开协调会、建立沟通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才可以解决的,科学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橙色代表需要区级层面协调、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的,及时向相关分管区领导报告,形成妥善解决方案。红色代表超出区级层面,需要市级层面解决和支持的,在主动请示汇报的同时并形成相关建议和意见,积极配合,推动落实落地。

(二)强化对症治疗。针对基层承接意愿弱、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高的事项,找出应对措施,并拟纳入建议清理名单。针对基层办理量大、承接意愿强、符合镇(街道)实际情况的,明确承接范围和具体内容,加强垂直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镇(街道)、村(社区)承接的服务管理事项落得实、接得住、管得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标本兼治。针对梳理出来的应放不放、放责不放权、不该放的放了等形式主义问题,建立完善事项准入、动态调整、监督问责等长效机制,推动各部门依法下放、按需下放事权事项,建立健全要素齐全、系统完备的体制机制。

目前,新都区规范基层事权事项下放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和既定方向如火如荼开展中,力争打造基层减负试点样板 新都区委编办  供稿

图片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