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都江堰市顺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新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建立联勤执法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公安、城管及社区等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旅游沿线及环山旅游通道环境整治、农村散居院落综合治理等工作上取得实效。
(一)创新机构设置。组建都江堰市城市管理联勤执法大队,下设5个联勤执法中队和1个内勤中队。联勤执法中队下沉到主城区外二环(含壹街区)以内的乡镇(街道),与现有乡镇(街道)城管中队(城管办)合署办公;内勤中队与城管局直属执法大队合署办公。联勤执法大队人员从市公安局、市城管局抽调。
(二)强化工作职责。明确下沉到乡镇(街道)的联勤执法中队、派驻城管执法中队(城管办)由乡镇(街道)负责管理,并按照社会管理网格设置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其中,联勤执法中队主要采取巡逻联勤的方式,负责维护城市街面市容秩序和交通秩序,重点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游商沿街经营行为和管理临时占道停车场,巡查城市各类交安市政设施,处置各类城市管理突发事件。
(三)提升管理效果。一是联勤执法,化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下沉到乡镇(街道)的联勤执法中队与原有城管、综治和社区等管理队伍统筹整合后,城市管理力量得到了充实。同时,随联勤执法下沉的公安制式警车、城管执法车、执法仪器等设备,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装备匮乏问题,提升了街面见警率和管理效率。二是划分网格,化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一方面,联勤执法人员会同乡镇(街道)执法分队、社区,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居民院落、背街小巷,促进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另一方面,由联勤执法大队内勤中队每天对城区街面市容秩序和交通秩序进行监督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专项目标,有效保障了联勤执法的高效运转。三是乡镇主导,化集中整治为常态管理。规划设置流动商贩疏导点位,促进以堵为主到疏堵结合的转变。建立管理热点难点“数据库”,管理力量合理分布、有的放矢,促进突击应付到常态管理的转变。(都江堰市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新津县成立民生诉求中心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下一篇】: 金牛区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意见及指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