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坚持“管委会+专业公司”运营机制及去行政化改革思路,着力优化国有专业公司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管理优势,强化国有专业公司服务保障产业功能区建设能力,助推全县产业功能区向现代化、高端化转型发展。
(一)理顺管理体制,促进产业功能区专业性运营。优化重组县属国有企业,制定印发《大邑县县属国有企业重组优化方案》,重新组建成都西岭城乡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西岭文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西岭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对口服务保障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以产业功能区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府投入向企业投资转变,着力提升产业功能区专业管理能力和市场化运营水平。
(二)突出主责主业,理顺相关单位职能边界。精准定位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县国有企业、县国资金融局的工作重心,科学界定职责边界。明确由功能区管委会下达国有企业在产业功能区的投融资等年度目标任务,对资本运营情况、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国有企业负责按照功能区管委会制定的目标计划和工作安排,做好项目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项目促建等工作;县国资金融局负责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等进行监管、负责国有企业人员的管理考核等工作。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不断深化职能部门、国有企业与产业功能区的紧密联系,提高工作结合度。
(三)加强协作配合,提升功能区要素统筹能力。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服务保障功能区建设能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作为成员参加功能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会议,认领工作任务;涉及产业功能区的重点项目,国有企业相关人员要接受功能区管委会统一调度。确保产业功能区和国有企业能够目标一致、协同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大邑县委编办 供稿)
【上一篇】: 天府新区21条措施构建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新优势
【下一篇】: 彭州市“四向发力”激发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优势